「膠泥刻字,薄如錢唇,每字為一印,火燒令堅」
北宋。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九百多年前的工藝技術,
黏土的成分、提煉,澆注的火候、溫度,油墨的透析與配製,
『印刷術』
在在影響世界長達千年之久,
進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歷程。
千百年後,
這項技藝能否浴火重生卻未可知。
願盡一己棉薄,
用影像文字為其記述...
◆ 鄰近鑄字行的街弄,雖不起眼卻蘊藏了將被視為珍寶的庶民文化
◆ 還請參觀的朋友們多多配合
◆ 這些個老物件是否許久未見!?
◆ 老舖終能開創新意
◆「鑄字機台」---連接其上的軟管們用以降低溫度、潤滑機件
◆ 舖子裡瀰漫著厚重的機油味兒、一股陽剛的味道!
◆ "AUTO",仍須歷經人為的調教
(很深的哲理吼 )
◆ 歲月的刻痕
◆ 等待焠煉
◆ 佇在它們的面前,驚覺自己的微渺
◆ 機台運作總有溫度
安全至上!
◆ 沒正面圖啦,別跟我要嚕
◆ 當日碰巧遇上一單正準備附印的信柬
◆ 正在工作中的機台
(我知道您看不太出來吼,來吧來吧 )
◆ 看見這張應該有好多朋友會發出"哇"的一聲
沒錯!尤其是當過兵的兄弟,你的退伍令就是用這台打字機給一字字敲出來的...
(斑斑血淚啊 )
◆ 不僅開工大吉,更盼爐火興旺
◆ 頗有年份的木質存放盒,供人挑選鉛字使用
◆ 參訪當日也同老闆張大哥聊到鑄字行的興衰歷史
在地下樓層挑選鑄字的當下,甚至還聽到由他一手組裝的擴大機、喇叭流洩出來的音樂,何其幸運!
新的一年,祈願他們一切順遂...
◆ 民國百年,您也選好代表自己的字了嗎!?
GPS導航座標
N 25° 03. 127'
E 121° 30. 988'
留言列表